(来源:万得基金)
权益基金挑大梁,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
多只QDII基金恢复申购,助力投资者多元化资产配置
年内主动权益基金大幅跑赢被动指数基金
“反内卷”持续发力,基金看好多个行业盈利改善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铜征收50%的关税
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加征35%关税
1. 权益基金挑大梁,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今年以来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达197只,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据半壁江山。权益类基金发行显著回暖的背后,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的迹象明显。无论是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还是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亦或是7月以来开始发行的基金中,都是权益类产品“挑大梁”,与去年固收类产品“唱主角”形成了鲜明对比。
2. 多只QDII基金恢复申购,助力投资者多元化资产配置。7月份以来,鹏华基金、华安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宝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旗下QDII基金限购“松绑”,部分QDII基金恢复正常申购或大额申购业务,部分QDII基金大额申购金额上限有所提升。近年来,QDII基金已逐渐成为投资者重要的资产配置标的之一,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在业内人士看来,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增长和近期QDII投资额度新增是驱动多只QDII基金“开门迎客”的重要因素。
3. 年内主动权益基金大幅跑赢被动指数基金。在不同风格行情此起彼伏的背景下,年内主动权益基金已大幅跑赢被动指数基金。基金人士分析称,今年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占优,得益于市场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基金经理在选股上发挥出了主观能动性,对于下半年的市场机会,基金经理认为,科技、红利、新消费等众多领域都具备投资机会。
4. “反内卷”持续发力,基金看好多个行业盈利改善。近期,随着政策层面的持续发力,“反内卷”的风潮席卷各行各业,光伏、水泥、钢铁、汽车等过度竞争的行业“反内卷”呼声日益高涨,并持续引爆资本市场。基金公司普遍认为,“反内卷”行情有望持续演绎,其中光伏、钢铁、新能源汽车等受益行业有望走出低利润困境,实现政策面和基本面共振。
1.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铜征收50%的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进口铜征收50%的关税,自2025年8月1日起生效。铜是全球第三大消费金属,仅次于铁和铝。美国的铜消费量几乎一半来自进口,大多数进口来自智利。
2. 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加征35%关税。新浪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美国将从8月1日起对加拿大产品征收35%的关税。特朗普表示,对加拿大拟议的35%关税独立于行业税,关税可能会根据美加关系上调或下调;如果加拿大出于任何原因决定提高(对美)关税,那么美国对加拿大征收的35%关税也会相应提高。
最近一周(2025年7月7日至7月11日),全球主要股市涨跌互现。中国市场方面,中证500表现最为强势,累计涨幅达1.96%,深证成指、上证指数累计涨幅分别为1.78%、1.09%;美国市场方面整体下跌,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跌幅分别为1.02%、0.08%、0.31%;亚洲市场方面,日经225累计跌幅为0.61%;欧洲市场方面,德国DAX指数累计上涨1.97%。
最近一周(2025年7月7日至7月11日),国债市场全线上涨。1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累计上涨3.4个BP,5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与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分别上涨3.63个BP和2.2个BP。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本周累计上涨443个BP。
:统计区间2025/6/23-2025/6/27
最近一周(2025年7月7日至7月11日),万得基金指数整体呈上涨态势。具体来看,万得全基指数累计涨幅为0.54%,万得股票型基金总指数涨幅为1.36%,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涨幅分别为0.88%和0.84%。
最近一周(2025年7月7日至7月11日),商品方面,COMEX黄金上涨0.82%,COMEX白银大幅上涨5.37%;国际油价大涨,ICE布油累计上涨3.41%。外汇方面,美元指数反弹,涨幅0.91%;在岸、离岸人民小幅下跌,累计跌幅分别为0.08%、0.13%。
最近一周(2025年7月7日至7月11日),银行理财发行市场呈现固收类基金主导的格局,固收+型基金数量为256只,占比45.63%;规模为425.24亿元,占比61.34%。整体来看,固收+型和纯债固收型产品主导市场,反映投资者对稳健收益的偏好;现金管理型产品数量多但规模小,突显短期流动性需求;权益类产品规模小,表明风险厌恶情绪;其他类型产品数量占比高,体现产品多样性。这些结论佐证了当前市场环境下,资金流向低风险、创新性产品的趋势。
新发规模根据理财产品募集公告统计,部分产品未披露
最近一周(2025年7月7日至7月11日),银行理财子公司在理财产品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期间新发产品数量400只,占比达71.30%;规模达到673.66亿元,占全部统计规模的97.17%。城市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数量上占据显著份额,农村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数量上占有一定比例,但规模占比相对较小,外资银行在理财产品数量上保持一定活跃度。
新发规模根据理财产品募集公告统计,部分产品未披露
基于2025年7月7日至7月11日数据,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基准收益率表现突出;低通胀率支持固定收益资产表现,政策和监管环境持续优化,鼓励银行理财子公司通过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投资者行为显示资金流向低风险产品,推高需求;行业竞争促使机构优化资产配置,聚焦高收益资产类别;全球经济和国际市场利率环境相对平稳,降低波动风险。
统计新发产品比较基准上下限中值的分布情况,非数值型基准产品不统计
中信证券称,当前债市面临多重因素影响。一方面,若“反内卷”政策有效抑制无序竞争、推动行业出清并促使价格回升,将对通胀形成支撑,进而对债市构成冲击。同时,货币政策仍维持偏宽松,流动性充裕,配置需求强,为债市提供支撑。短期来看,利差压缩、杠杆高企和资金利率低位使债市脆弱性上升,而权益与商品市场强势对债市形成扰动。建议关注7月风险资产走势,把握债市调整后的布局机会。
中信证券称,6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向好,失业率不升反降,打消了市场7月降息押注。虽然美国申领失业金人数有所上升,1个月所有私人部门就业扩散指数处于收缩区间,但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以及失业率等关键指标显示出美国就业的韧性。就业数据给予了美联储观察经济状况的窗口,当前美联储不必急于降息,7月美联储降息概率较低。
华泰固收称,6月CPI数据略超预期,但PPI弱于预期。国内“反内卷”推进叠加基数影响,预计价格有望完成筑底过程,Q2或是平减指数相对低点,但反内卷效果和价格弹性还有待观察,需求端转弱迹象需要警惕,基本面大方向尚未逆转,叠加资金面延续宽松、政策增量期待有限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债市方向整体偏多、空间有限。利差压缩等“微操”行情仍可能有一定惯性。
中金固收称,就下半年来看,倾向于认为财政补贴力度可能有所减小,耐用消费品对核心商品价格的支撑或将减弱,结合居住价格处于低位,预计核心通胀下行压力仍较大,下半年低通胀格局或将延续。当前我国名义利率降至历史低位,不过低通胀使得实际利率仍然偏高,结合当前基准利率明显高于存款利率,国内政策利率下调空间仍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