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每日财富网!

今天是 2025年04月05日 星期六

关注财经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投

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并下调利率10个基点 分析:并非新降息

9月23日,央行进行745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5%,此前为1.95%;央行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加15个基点。央行当天还进行了160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70%,与此前持平。

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并非新的降息

市场人士指出,央行此次重启14天期逆回购并下调10个基点,既为银行体系供给跨季资金,也通过明确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定价,再次明示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此外,此次下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0个基点,并非新的降息。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今日央行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即从上次的1.95%降至1.85%,属于补调,是政策利率体系联动调整的一部分,并非实施新的政策利率降息。

当前的主要政策利率是7天期逆回购利率。7月份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截至9月23日之前,央行一直未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因此7月以来14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不动;而着眼于“十一”长期因素,央行今日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由此操作利率跟进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属于政策利率体系联动调整。

其次,在资金面较为平稳的背景下,近期央行持续实施大额逆回购操作,主要是为了对冲15日到期的5910亿MLF(中期借贷便利),以及税期走款等资金面波动。这也是上个月的操作模式。

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短期资金面或将继续承压

过去一周,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整体收敛。银行间7天质押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7)持续运行在1.8%以上,明显高于当前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7%。

本周逆回购到期规模升至1.8万亿元以上,其中周三至周五均达到5000亿以上;周三单日政府债净缴款规模超过3600亿元,周四与周五也维持在约2000亿左右;此外,周二(9月24日)后跨季因素影响将逐渐增加,周三(9月25日)为下旬缴准日。

市场人士表示,受假期和税期影响,近日资金面边际收敛,资金利率有所上行。本周逆回购到期规模和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均较大,叠加临近季末和长假跨期,资金面或将继续承压。

华福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徐亮指出,本周跨季因素,叠加政府债净缴款超8000亿元和1.8万亿元逆回购到期的影响,三重叠加下资金面压力大幅加大,仅凭逆回购滚动续作与MLF续作结合或难以满足流动性需求,资金利率波动程度或将进一步加大。若“放量续作MLF或降准落地”,则大行中长期流动性得到一定补充,融出能力增强,将对资金面形成支撑。

不过也有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尽管季末时点等因素令后半周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承压,但在央行呵护季末等特殊时点流动性平稳的背景下,预计MLF续作将对流动性带来补充,也有可能加大OMO投放对冲。

华西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肖金川认为,总体而言,9月23日至29日面临8000亿,叠加政府债净缴款和1.8万亿的逆回购到期,预计央行会使用逆回购续作的方式填补这部分资金缺口。不过9月25日至27日,随着MLF的续作、潜在的央行买债投放以及财政支出的释出,或使得资金面紧张的状态边际好转。因此预计9月23日-24日资金面可能会维持偏紧的状态,9月25日之后或有所转松。

王青认为,考虑到当前宏观政策将向稳增长方向持续用力,央行会引导市场流动性处于相对充裕状态。由此,尽管9月末之前还会处于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加之9月属于财政收入“小月”,支出“大月”,资金面有趋紧态势,但央行会通过逆回购、续作MLF,以及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等政策工具组合,有效调节市场流动性。预计月末资金面波动幅度会继续处于偏低状态。

华安证券分析师颜子琦表示,考虑到近期央行关注季末等特殊时点的资金面平滑的因素,预计央行可能会通过加大OMO投放来呵护资金面,另一方面本月MLF续作日期为25日,这也能够对流动性带来一定补充。此外,在8月地方政府债快速发行后,形成的财政存款投放也会带来一定利好,叠加跨季月份机构的资金跨月进度通常相比于其他月份较快,季末资金面产升明显波动的或并不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燕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每日财富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财联社3月29日讯(记者 郭子硕)个人养老金理财市场已有爆发迹象。近日,中国理财网披露第七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新增3只扩容至33个,投资者累计购买金额超129.91亿元。而在上年底,中国理财网披露,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全文]
    2025-04-03 05:30
  • 《法治周末》记者 戴蕾蕾近日,《法治周末》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曾引起广泛关注的国内“遗嘱信托第一案”所确立的遗嘱信托的当事人签署了和解协议,终止了这份遗嘱信托,所涉信托财产按法定继承处理并分配结束,未能实现被继承人李某甲传承家族财产的期望[全文]
    2025-03-21 12:44
  • 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临近年关,有多位消费者向界面新闻记者反映,最近频繁接到贷款中介的推销电话。“年底利率很低,可以随借随还,不需要抵押,放款速度也很快。”深圳市民黄先生最近接到一个自称是某股份制银行个贷部人士的电话。但事实上,其并不是银[全文]
    2024-12-26 04:12
  • ◎记者 马嘉悦 聂林浩脱胎换骨,或许是用来形容2024年信托业最为恰当的词语。这一年,信托业管理规模迈上27万亿元台阶,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年,标品业务成为推动信托业疾驰的第一动力,仅半年时间规模便增长超万亿元;这一年,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养老[全文]
    2024-12-25 04:33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每日财富网 caifu.weiqipai.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